5月15日,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暨試點示范工作推進現場會在長壽區召開。會議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全市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要求以“十大重點工程”為抓手、以試點示范為牽引,推動鄉村振興邁向新臺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第一步目標的實現之年。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發布了《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2年)》,要求從2020年開始,集中3年時間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包括:實施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實施以“十百千”為重點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程,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程,實施農村人居環境“五沿帶動、全域整治”工程,實施農田宜機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實施農村“三變”改革擴面深化工程,實施“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工程,實施“三鄉”人才培育工程,實施鄉村文化“百鄉千村”示范工程,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工程。
會議要求,各區縣各有關部門要把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作為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任務,加快推進一批引領性、帶動性和標志性的重大項目,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以鄉村振興新成效為全面小康增添新成色。
下一步,重慶要重點圍繞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有關工作,落實落細緊扣“十百千”目標扎實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五沿帶動、全域整治”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顯效等10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推動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
會議明確,重慶要深入推進“6+5”區縣試驗示范,更多從體制機制構建、方式方法創新、發展路徑探索上系統推進,形成有示范價值的經驗做法。同時,還要扎實推進20個鄉村振興示范鎮村建設,非試驗示范區縣、鎮村也要積極抓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確保全市鄉村振興全面推進。
據了解,推動鄉村振興,重慶還將精心謀劃推動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以沿路、沿江、沿界為主軸,以成都、重慶兩個中心城市之間連綿帶為重點,聯動川西、川北、萬開達、渝東南四片,著力建設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現代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美麗宜居鄉村示范區、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建成西部重要農產品保供基地、現代農業高地,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同時,成渝兩地還將協同建設高產高效糧油、優質柑橘和檸檬、以生豬為重點的現代畜牧業、鮮食加工兼備的蔬菜、生態茶葉、道地中藥材、調味品、生態漁業、巴蜀美麗宜居鄉村旅游等九大產業集群,共同打造“三峽”“川菜渝味”等區域公用品牌,共同建設一批重點工程(平臺),確保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高質量推進。
會上,市委、市政府授予南川區大觀鎮黨委等50個單位“重慶市鄉村振興貢獻獎先進集體”稱號,授予陳忠洪等100人“重慶市鄉村振興貢獻獎先進個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