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鐵東葉赫滿族鎮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側記
近日,走進四平市鐵東區葉赫滿族鎮砬子溝村,水泥村道干凈整潔,院墻整齊劃一、房屋錯落有致,道路兩旁的綠化景觀新穎別致,樹木整齊排列、一幢幢民居鑲嵌在青山綠水間,村民房前屋后郁郁蔥蔥,美不勝收。
“添衣置物” 合力打造綠色家園
今年3月以來,葉赫滿族鎮砬子溝村全力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環境,栽種了沿線4公里的綠植。村里除了圍繞砬子溝河栽種了大片柳樹外,還邀請園藝工人在屯子里培植了各式花草樹木,品種多樣,全力打造秀美風光。這些樹木環繞著砬子溝河栽種,起到護河、護壩,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未來這里將呈現一幅綠色生態美麗畫卷。
“政府給咱村環境建設的這么好,咱自己也得把房前屋后弄干凈些、弄漂亮些,把咱自家的精氣神給活出來。”“這是桃樹,花兒剛落,前幾天開花老好看了。”在村民李大爺的小院里,他熱情地介紹起滿院子的綠植。在大力推進村屯綠化的同時,村里還積極開展土地復墾、植綠美化,小廣場、小景點、文化宣傳長廊打造,不僅提高了農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蓄起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勢能。
近年來,鐵東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鐵東”鄉村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惠民工程來抓,大力推進村屯綠化,堅持“邊整治邊提升、邊清潔邊綠化”原則。突出入村道路、村內主次街道兩側、村部、休閑文化廣場、農戶庭院宅旁、村域溝渠兩側等重點地段植樹綠化。充分利用閑置土地組織開展植樹造林、栽花種草、濕地恢復等活動,全力建設綠色宜居生態新農村。
“美白祛斑” 竭力改善村容村貌
屯保潔員張大姐每天在自己的片區清掃村內主路、河溝雜物垃圾以及畜禽糞便等,同時還指導和發動農戶開展垃圾分類。砬子溝村各屯因地制宜圍繞“五清”工作任務重點,拆除了影響村容村貌的破舊房屋殘垣斷壁、填埋低洼地塊,平整土地、清垃圾、清河溝、清畜禽糞污、清雜物,全力打造衛生干凈整潔有序的新農村人居環境。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鐵東區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全面開展村莊綠化行動,打造許多像“砬子溝村”這樣的綠水青山的新農村,打造出一系列干凈整潔、舒適宜居的魅力新農村。鐵東區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改善,“美白祛斑”提升整體顏值。
“克己修身” 構建文明鄉風體系
美麗鄉村帶來了美麗生活,也把文明新風吹進了村民心里。如今,家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房屋墻面繪制著孝道、禮儀等文化宣傳畫、設置了村規鄉約等公示牌,處處展示著農村新面貌。
高度重視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通過開展各種評選活動,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和提升文明素質。每年都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文明戶、身邊好人,每村每月評出先進保潔員,給予資金獎勵;設置垃圾分類榮辱榜,張榜公布先進農戶和后進農戶,對先進農戶給予物質獎勵,對后進農戶及時督促整改。對經考核評為優秀的村,給予適當獎勵。劉玉蘭是英額堡村的老村民,她家的大門口左邊掛著大紅燈籠,這是村里組織“干凈人家”評比活動中得到的獎品。英額堡村村書記胡成軍說:“全力推進‘干凈人家’評選,就是促進、引導我們村的村民們提高思想認識、行為語言、養成習慣上也越來越文明。疫情期間,很多村民自發地參與到村里防疫工作中,在疫情管控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遍地開花” 探索宣傳新模式
加大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及時跟蹤報道工作進展情況,設立專欄、專報,讓環境整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進村屯,大力普及環境衛生知識,培樹先進典型,曝光不文明行為,引導廣大群眾增強環保意識、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尊重環衛勞動、支持環衛事業、自覺維護農村環境的新風尚。利用村部LED屏、宣傳欄、櫥窗,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口號。每個屯長建立微信工作群,定期、不定期在群里發布保護生態環境的好做法。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宣傳媒介,與傳統媒體合力創新宣傳模式,制造聲勢浩大的宣傳氛圍。
“鄉村選美” 群眾觀摩找差距
葉赫滿族鎮組織部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進行現場觀摩,互相“找茬”,現場打分,對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當場評出“好、中、差”3個檔次。通過參觀學習人居環境整治樣板屯,各村相互之間找差距抓落實,全力推進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徹底改變農村人居環境面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鄉村環境衛生整治的主體是群眾。我們之所以開展環境整治觀摩評比活動,讓村干部和群眾當評委,目的就是讓他們找出亮點、找出問題、找出差距,學習經驗,助推環境整治工作更上一層樓。”葉赫滿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下階段,鐵東區還將通過開展“三有”評選等活動,讓鄉鎮形成村與村比、戶與戶比的良好氛圍,共同打造干凈整潔有序的美麗宜居鄉村。
青山綠水踏歌來。如今,葉赫滿族鎮作為鐵東區的顏值擔當,通過深入解放思想,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又上了新臺階,文明鄉風也吹進了村民的心里,為百姓們吹響了一曲奮發向上的文明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