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中午,當記者來到樅陽縣橫埠鎮謀道村大屋村民組農民錢根苗的家中時,兒媳錢龍情正在為家人做午飯,這是一個具有現代氣息的農戶家,用的是清潔的沼氣,沒有煙熏火燎。“我們一家四代同堂六口人,去年9月份進料,10月初正式用上秸稈沼氣,至今已有8個月時間了。一口沼氣池一年可消耗3.6畝秸稈,我家正好有四畝承包田,每年產出的小麥、水稻秸稈恰好能給一口沼氣池提供一年的燃料,基本上解決了我們家的生活用能。”錢根苗說。
錢根苗家一年生產沼氣480斤,相當于240公斤的天然氣,按著現在的每公斤7塊錢折算,直接經濟效益就是1680元。精干的兒媳錢龍情又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口秸稈沼氣池還可生產20噸沼液,沼渣等有機肥,大約可節省肥料開支3600元。沼液可取代葉面肥、農藥等,又可節省300元,這樣一算又可為他們家降低農業生產成本3900元。
秸稈沼氣就是將農作物廢棄的秸稈通過堆漚、技術處理發酵后,產生的沼氣。橫埠鎮鎮長張文滿告訴記者,“對于秸稈回收這一塊,農戶家生產小麥、水稻都能獲得補助,對建造沼氣池及灶具每戶補助2000元。”多方補助再加上廣泛推廣,如今,這個共有28戶農戶的橫埠鎮謀道村大屋村民組有17戶用上了沼氣,其中秸稈沼氣用戶已達11戶。
“推廣秸稈沼氣,消化了大量秸稈,也為秸稈綜合利用趟出了新路。”樅陽縣能源辦主任吳文華告訴記者,從2013年開始,樅陽縣在全市率先成功推廣了秸稈沼氣,目前在全縣鄉鎮12個村推廣秸稈沼氣1000多戶,解決了2000畝水稻、小麥、油菜秸稈的出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