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農村沼氣建設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廣大農戶的積極參與下,借助黨的強農惠農富民政策,經過近10年的大力發展,沼氣用戶已達40多萬戶,近一半的農戶用上了清潔能源,走向了健康文明、清潔衛生的現代生活。那么,怎樣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和鞏固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是廣大沼氣用戶十分關心的問題,這也是加快農村沼氣社會化服務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所在。
一、存在問題
農村沼氣建設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隨著農村沼氣建設的快速發展,戶用沼氣池、大中型沼氣工程及其沼氣用戶大量增加,沼氣池的長期運行及其設施老化帶來的問題日益顯現,沼氣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出現三難(用戶維修難、沼氣池出料難、配件供應難)、三低(沼氣池使用率低、“三沼”利用率低、新技術推廣率低)、三高(閑置率高、病池率高、廢池率高),這些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1、農村發展加快,沼氣使用下降。隨著新型社區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發生了質的變化。村民變市民、鄉村變城鎮、農村變社區,平房變樓房,有的已建成入住用上了天然氣,有的正在建設或列入擬建計劃,即使短期內不搬遷,農戶也不愿再投資新的沼氣建設,而且對原建沼氣池也放松了管理,有的缺少原料停止使用,造成人財物嚴重浪費。
2、養殖方式改變,戶用沼氣受限。畜禽養殖原來由一家一戶飼養,是戶用沼氣發酵原料的主要來源,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畜禽養殖方式發生了改變,大部分轉向規模化養殖場或養殖小區集中喂養,散養戶越來越少,多數農戶不在搞養殖,戶用沼氣池發酵原料出現短缺,老池的繼續使用和新建沼氣受到嚴重影響。
3、外出務工增多,沼氣使用困難。為提高生活增加收入,農民不在滿足于一畝三分地,大量農村強壯勞動力外出務工掙錢,留守村里的老幼婦孺對沼氣使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想用無料源,購料無能力,導致花大力氣建設起來的沼氣池被閑置,有的甚至報廢,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經費投入不足,影響服務效果。在各級項目支持下雖建了一些服務網點,但遠不能滿足用戶服務需求。地方不給配套,業主不愿出資,網點發展慢且標準低,達不到“八個一、五有”的要求。服務人員工資報酬不能解決,積極性得不到發揮,有的甚至改行外出務工,服務效果大打折扣。
5、沼氣服務滯后,帶來隱患增多。由于服務體系建設滯后,服務方式單一,日常管理不到位,故障維修不及時,配件供應跟不上,脫硫裝置較少進行再生和更換,導致安全隱患和事故苗頭不同程度存在,給安全發展和使用帶來了嚴重影響。
二、對策建議
為鞏固農村沼氣發展成果,避免沼氣熱“三起三落”的發生,加快推進農村沼氣社會化服務刻不容緩。鑒于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正視面對困難,創新管理服務。針對新型農村社區快速推進,畜禽養殖實行集中喂養,戶用池發酵原料短缺,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沼氣池閑置停用增多,導致沼氣使用率下降等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各級農村能源部門認真分析研究,找準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創新沼氣服務思路,積極探索服務模式,學習借鑒外地經驗,加快服務方式轉變,按照政府引導、多元發展、服務高效、建管并重的要求,以鄉村服務網點建設為重點,以縣級服務能力建設為支撐,以為農戶提供優質、規范、高效、安全服務為宗旨,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投入支持,推進機制創新,提升服務能力,促進農村沼氣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穩定服務隊伍,典型引領服務。加快推進農村沼氣社會化服務,必須建立一支業務精良、務實為民、作風過硬的服務隊伍,首先要穩定人員,把熱心沼氣工作,事業心強、能吃苦、肯奉獻、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人員吸納到服務隊伍中來,保障其基本收入,使能干的人養得住,養住的人能做成事,調動其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要選好典型,選擇采取全托服務模式,服務用戶多、收費合理、用戶滿意的服務網點,作為當地示范典型進行推廣,組織其他網點學習借鑒,典型引路,以點帶面,逐步實現沼氣服務全覆蓋。
3、健全服務組織,實現就近服務。服務要以方便用戶為出發點,堅持“政府投入引導、多元參與發展、運作方式多樣”和“服務專業化、運作市場化、管理物業化”的建設機制,健全服務組織,形成市有沼氣技術服務培訓中心、縣有服務站、鄉有服務部、村有服務點的沼氣服務網絡,因地制宜地推廣協會領辦、個體承包、企業運營、股份合作等多種經營模式,從為用戶提供服務中獲得效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服務做到有求必應,小問題不出村、不過夜,實現就地就近處理,確保所建沼氣池都能持續發揮效益。
4、創新服務模式,推進全托服務。因地制宜,重點推廣“全托式”和建管用“一條龍”,以及服務體系市場化運營等成功的服務模式。針對當前農村出現的新情況,引導農戶購買沼氣服務,在用戶自愿的前提下,簽訂服務合同,繳納一定費用,提供進料、用氣、維修、利用等全托服務。為增加網點收入,開展綜合服務,在農村超市,不僅向農戶推廣供應沼具、配件、服務沼氣建設,也可以向農戶提供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產品,既保證用戶能夠得到快捷有效服務,又保證服務網點的效益和發展。
5、加大資金投入,配套完善服務。一是在項目資金的安排上,要對集中連片、具備300—500個沼氣用戶服務的能力,配套完善服務網點的硬件和軟件,促進集中管理和專業化服務;二是市、縣財政每年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補貼服務網點進料出料、故障維修等運行費用和人員工資;三是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資沼氣服務體系建設,并在項目資金上給予適當傾斜。在沼氣服務上要在資金上扶持,設施上完善,服務上配套,真正達到“八個一、五有”的要求,滿足所有沼氣用戶的服務需求。
責任編輯: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