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高沼氣池的產氣率,管理是關鍵,要做到科學管理,但是管理要講求方法,切勿盲目管理。管理沼氣池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 進料要勤
在常溫下,我們加入沼氣池中的料在發(fā)酵中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消化,其周期大約為80~120天,所進原料會分解殆盡,特別是人畜糞便,分解時間更短,但是原料的產氣時間只有60~80天,所以需要經常加入新鮮原料以保證常年的產氣量旺盛、均衡。在一個8~10立方米的沼氣池內,每次投放(添加)人、畜糞便20公斤左右就可以滿足產氣需要。
2 出料要勤
經過發(fā)酵處理的原料,被微生物分解后的沼渣和沼液是非常優(yōu)質的有機肥,要把產生出的肥料及時運出,但是要留有相當?shù)恼右簛砭S持新舊更替平穩(wěn)產氣,同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要全部更換。
3 勤換料
一般每星期要小出、進料三至七擔,一個月大出、進料二十至三十擔。一年至少清一次沼氣池。每次清池,應留四分之一發(fā)酵液,作為再添新料的發(fā)酵母液。出、進料應盡可能做到重量相等,配比相符。
4 池外堆漚原料
原料入池前,將草粉碎并浸濕發(fā)酵1~2天后,再分層堆放。每層厚約50厘米。兩層之間撒少許石灰或草木灰,潑灑人畜糞尿或污水至濕透為止。最后用塑料封閉,加速腐爛。堆漚時間,按春、夏、秋、冬季分別為12、8、10、20天。
5 合理配料
發(fā)酵原料不同,要因地制宜選料,合理搭配。一般發(fā)酵原料的比例是:畜糞30%,人糞10%,原料10%,水50%。
6 注意裝料方法
裝料的程序是,先進堆漚過的草料。再從進料口進入人畜糞尿(第一次裝料以裝至全池容量的四分之三為宜),最后加水。加水前,應打開活動蓋和導氣管開關,加水速度宜慢不宜快,以防漲壞池體。最后要嚴格做好池子的密封工作。
7 要勤攪拌
攪拌池內發(fā)酵原料,可促進甲烷菌和營養(yǎng)物質分布均勻,使沼氣池中的細菌和進池原料充分接觸,增加接觸面,主要是為了防止結殼現(xiàn)象產生。攪拌的方法有液體攪拌、氣體攪拌、機械攪拌等幾種形式。農村中一般可采用液體攪拌和人工簡易攪拌法。即從出料口取出料液,再從進料口沖入,或用竹竿、長柄器具直接從進料口伸入池內攪拌。容積較大的沼氣池,應考慮安裝攪拌器。
8 常檢查
要經常檢查輸氣系統(tǒng)有無漏氣,沼氣池運轉有無故障,以及沼氣池管道特別是管道接頭要進行全面檢查。具體的檢查方法:一是檢查池口。池口可以出沼氣,檢查沼氣池蓋的是否嚴實或者壓力如何;二是檢查壓力表柱。在原料進入沼氣池發(fā)酵后,如果發(fā)現(xiàn)表柱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要及時進行檢查,看管道是否有漏氣現(xiàn)象。如果表柱跳躍很活躍,而且燃燒具有很大的呼呼聲,說明管道內有冷凝水,需要用打氣筒從灶具口打氣使其出來。如果表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停止不動,是沼氣池內壓力過大,產氣壓力過大,液面低于出料口跑氣。三是檢查水壓間。主要檢查的是發(fā)酵料的酸堿度,如果返水色出現(xiàn)淡微黃,而且沼氣灶火焰呈紅黃色時,說明沼氣料發(fā)酵不良或者是酸化現(xiàn)象發(fā)生,這需要加入適量的石灰水進行調整。如沼氣池產氣不正常,應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措施解決。每年清池時,池體維修的地方都要認真維修。
9 冬季保暖
沼氣池里面原料的發(fā)酵需要一定的溫度,一般溫度需要在8℃以上才能進行,因此冬季需要對沼氣池進行保暖。保暖可以采用秸稈、稻草或者厚塑料膜等。
10 適時大換料
沼氣池進行大換料只要針對的是養(yǎng)豬戶和以秸稈為主的沼氣池,根據(jù)農業(yè)生產的需求,在農肥使用高峰期可以進行大換料一次。但是在換料的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在氣溫為15℃以上進行;二預先準備好新料;三是在要進行大換料之前一個月左右停止加入新料;四是留足接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