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消化器,啟動方法基本可分為兩種。
1、連續膨脹法。連續膨脹法即消化器檢驗并清空后,在接種物不足的情況下,將收到的接種物和首批原料按一定比例(2:1,視接種物活性和原料濃度而定)投入消化器,停止進料若干天,在靜止條件下,對消化器內的接種物進行富集擴大培養,使厭氧消化微生物得到馴化和生長,或者附著于填料表面,至料液中生成的揮發酸大部分被去除時,即產氣高峰過后,料液的pH值在7.0以上,所有沼氣中甲烷含量在55%以上時,首批富集擴大培養即告完成。而后即可投入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原料連續進行富集擴大培養,即消化器內的料液連續膨脹,直至消化器被充滿,以后即可進行半連續或連續投料啟動運行。
2、濃度遞增法。濃度遞增法即消化器檢驗后,保留清水于消化器內,即可邊投入接種物,邊投入原料進行啟動,使消化器內的料液濃度不斷增長。這樣既可以使檢驗時的清水得到利用,又可減輕因啟動時料液濃度過高而產生的酸化現象。因為在大中型沼氣啟動時,每天采集到的接種物數量有限,將池水升溫后即可將接種物與原料按比例投入沼氣發酵裝置。例如,在進行雞糞中溫沼氣工程啟動時,第一批按接種物與原料的比例為2:1投入,3~5天后第二批投料按1:1投入,再經3~5天第三批投料按1:2投入。待接種物投入后即開始進行半連續投料啟動運行,總之,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啟動,都應注意酸化與甲烷化的平衡,防止發酵液的pH值降至6.5以下。必要時可加入一些石灰水,使發酵液的pH保持6.8以上。
當接種物投加完畢后,即進行半連續或連續投料啟動運行,開始時通常按0.5~2千COD/(立方米·天)負荷進行投料。當可降解的COD去除率達80%,或出水中的總揮發酸低于300毫克/升時,則可進一步提高負荷。每次負荷的增長量控制在0.5~1.5千克COD/(立方米·天)之間,也可以控制在原負荷的50%,這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直至各項指標穩定達到設計要求,啟動即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