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氣溫逐漸升高,抓緊抓好沼氣春季管理,對沼氣生產有著至關緊要的作用,目前我縣用沼氣池已逾萬口,能否使其充分發揮效益,這主要就是看管理的情況了,戶用沼氣的管理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1、做好大換料,結合春耕生產,對沼氣池上年所用原料進行更換,特別是以糞便發酵原料的沼氣池更要及時地更換舊料,更換新料的數量一般應填3方左右的糞便。
2、調節好發酵濃度,在沼氣生產過程中,適應的發酵料液濃度12%左右,濃度高度大不利于甲烷菌的生產,濃度小,沼氣生產后續不足,最簡易可行的辦法是用一根細棒或竹棍棒插進水壓內,來回抽動十來次,然后抽出,棍棒上附著輕糊狀的料液就行了。
3、甲烷菌種的培養。甲烷菌種在沼氣生產過程中,如同自家蒸饃時用的發酵母,其原理是一樣,一般來說,戶用沼氣池在更換新料時要注意保留原發酵液三分之一的料液作為發酵菌種,如若是新填料的沼氣池,要注意收集甲烷菌種,可以從正常已使用的沼氣池中提取1.5~2.0方的料液作為菌種,這樣可加速發酵原理中甲烷菌的生產,加快沼氣生產過程。
4、留足貯氣間容積,在調查走訪,檢修工作時,我們看到在沼氣池使用過程中,有些用戶填料過多,致使貯氣間容積少,產氣也快,壓力表上現指數也高,但一打開沼氣灶開關,一頓飯做不好,就沒有氣了,這就是貯氣用容積過小的緣故,壓力大,氣量少,正常的來講,發酵原料的數量以料液距沼氣池天窗口低端大約75~80cm即可,這樣才能滿足飲事時的用氣量。
5、發酵原料的選擇。目前農村養殖業生產主要是一些專業大戶,散養戶幾乎沒有,要是全用畜禽糞便,還得再購買,這樣不僅增加了沼氣生產的成本,而且用起來也很不方便,建議凡是有農作物生產的農戶,可以用農作物秸稈作為發酵原料,具體做法是:先將秸稈切成長20cm左右,裝入塑料編織袋中,每袋裝7.5公斤,便于將來出料,一般情況,每池可裝50袋左右,按層排放,每層可撒入尿素2-3斤左右,裝好料后上面再用棍棒十字形壓在上面,再用石塊壓住,防止原料上浮,同時也安插上幾根管狀網棍棒等東西高于液面,主要是防止料液結殼,使用尿素主要是調節發酵原料的碳氧比,最適宜的碳氧比是25:1。
6、做好輸氣管道的檢修,沼氣的輸送全靠輸氣管道,要認真做好檢查維修,使沼氣正常使用,主要措施就是把輸氣管道開關。接頭等部位清理出來,用洗潔精(或洗衣粉稀釋)滴在這些容易漏氣的地方,若有氣泡發生,說明這些地方有漏氣的現象,要及時地更換這些部件,管道要有老化現象,需及時更換,調控器的接頭,灶具的點火開關都要檢查,以免氣體泄漏,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7、調節PH值(酸堿度)甲烷菌生長最適宜的酸堿度是6.5~7.8之間,過酸、過酸不利于產氣,這個可以用PH試紙進行測試,如發現酸化現象,可以適量地投入一些草木灰,生石灰水等進行調節,如有過堿現象,可抽出一部分料液,再投入一些新鮮發酵原料,使之趨于合理,以利于沼氣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