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首個村級污水處理站在寶坻區西李各莊村建成投入使用,全村900多村民的生活污水不再任意排放,得到集中處理,處理后的水質達到國家一類A標準。據悉,該村級建設自用污水處理站在天津還是首例。
西李各莊村污水處理站總投資40多萬元,設計日處理能力為30噸,相當于1000口人以上村民的污水排放量。目前,在西李各莊村,家家戶戶的家門口都鋪上了污水管網。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村級污水處理系統,沒有常規污水廠的廠區、辦公區等,僅是埋在地下的3個池子。整個污水處理系統占地還不到60平方米。“污水經過處理,排入中心河的水質都在國家一類A標準,排出得水也可直接飲用。”該村黨支部書記韓衛宏說。
西李各莊村雖然是生態示范村,但是在以前,由于沒有污水處理系統,農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不僅污染了環境,還滲透到地下,影響了地下水源,而且每逢夏季異味嗆鼻,周邊農戶們怨聲載道。所以今年,全區開展“清潔家園行動”,該村以此為契機,建設了這個污水處理站。
該村污水處理站的建成,不僅解決了污水排放問題,還大大減量了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排放量。“我們村的污水現在都得到處理了,相信以后的環境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美麗。”西李各莊村的村民們談起新建的污水處理廠,他們的喜悅溢于言表。
據了解,污水處理系統首先通過化糞池,把收集到的污水排入調節水解池,然后經由集水井把過濾后的污水集中到生化池。生化池一旦放滿污水后就會自動進行工作,通過生物接觸氧化的辦法進行污水處理,處理后的污水流入沉淀過濾池。再經流CWT智能化小型污水處理裝置處理,處理后的污水就會變成汩汩清流,最后經由檢查井排放到該村的河渠或者灌溉使用。
編后語:
“垃圾處理靠風刮,污水處理靠蒸發。”這是全國很多農村生活環境的生動寫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逐漸增多,如不經處理直接排放不僅對周邊水體環境等造成污染,而且對大家身心健康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天津市寶坻區西李各莊村建設的村級污水處理站,占地面積小、智能化控制、能耗低、全自動運行、運行高效穩定,不僅解決了村級污水處理的老大難題,而且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無疑是探索新農村污水治理出路的一個成功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