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清單,落實責任制。制定《威遠縣越溪河流域農村面源污染專項整治行動方案》責任清單,將環保責任落實到股室,明確責任分工,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
二、突出重點,抓好點位整改。對前期排查出的7家整治難點,利用生態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為契機,進行逐點清理,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任務。
三、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采取政府適當補助,業主自籌的方式,投入項目資金458萬余元,對72戶養殖場(戶)進行了糞污設施設備升級改造,新建干糞堆場2000平方米、沼氣池1600立方米、沼液儲存池11300立方米、排污管道10萬米、污水泵100臺、購置固液分離機18臺;有序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建設,建成18戶畜禽養殖場和1座糞污處理中心改擴建工程,并新建5萬噸有機肥場地。目前,威遠縣全域內畜禽糞污利用率達91.37%;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設備配套率達到100%,規模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率92.61%。
四、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108.6萬畝,施用配方肥面積58.4萬畝;推廣有機肥131.8萬畝、水肥一體化0.76萬畝,2020年化肥使用量15690噸,較2019年下降1%;耕地質量保護提升面積達到2.8萬畝。積極開展植保新技術、新藥械的試驗示范,大力推廣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病蟲害,采用性誘劑、害蟲頻振、色板等技術誘殺害蟲。綠色防控面積62.87萬畝,覆蓋率達到40.66%;病蟲害專業統防統治70.74萬畝,覆蓋率達到45.17%,2020年農藥使用量比2019年減少1.02噸,減少0.9%。
五、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采取秸稈粉碎,實施秸稈還田32.8萬畝,推廣秸稈覆蓋15.6萬畝。通過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秸稈29.31萬噸,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已達90.62%。
六、強化漁業執法監管力度。制定《威遠縣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組建禁捕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漁業執法中隊,創新執法機制。與公安、水利、市場監管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共開展聯合執法行動8次;制作并發放禁捕宣傳單5000余份,天然水域禁捕通告2000余張;截至目前,立案6件,沒收非法漁具5套,沒收漁獲物8.3公斤,行政處罰1.2萬元。
七、推進無害化廁所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建村容村貌的基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目前,威遠縣共完成衛生廁所改造1.14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6.49%;完成整村推進無害化廁所改造22個村,9496戶;新建農村公廁2座,改建6座。2020年建成“美麗內江·宜居鄉村”達標村82個,完成率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