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肥東縣高度重視農村改廁工作,累計完成農村改廁795307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6.6%,超目標任務6.6個百分點。對上級反饋的問題立即整改,至2020年4月,已全部整改銷號。
為高質量做好農村改廁及后續管護,促進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2019年12月,縣委、縣政府成立縣農村改廁工作領導小組,并研究出臺《肥東縣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后續管護及類污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全縣18個鄉鎮正式開始建立農村改廁管護“一站兩體系”,于2019年底,全部建成并常態化運行。目前已投入1500余萬元。為提升農村改廁后續管護質效,于2020年6月通過招標方式,確定安徽卓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縣農村廁所智能化管護平臺工程建設單位,中標價220.7萬元。7月份,安徽卓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縣范圍內確定、優化糞污收儲處置點和資源化利用點,同步進行縣級大屏、鄉鎮管控終端、吸糞車和無線攝像機等硬件安裝調試工作;8月份,全縣各鄉鎮改廁臺賬和五級編碼陸續進入智能化管護平臺;9月份,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目前,平臺已穩健運行4個多月,達到預期效果。
在縣級管控中心,全縣農村衛生廁所總體情況實時呈現。各鄉鎮“柱狀圖”直觀展現,報修報抽滾動呈現,并可一鍵查看報修報抽完成情況和群眾滿意度。全縣新購置吸糞車輛23輛、維修巡查車輛18輛,所有吸糞車輛均安裝報警系統(無線攝像機+液位傳感器+車載GPS定位系統),實時呈現糞污處理的時間、車輛信息、視頻信息,所有“糞污收儲處置點”“資源化利用點”作業現場,均通過視頻實時監控,確保糞污收儲處置全程規范。全縣改廁檔案電子化,可按鄉鎮、村(社區)、改廁年份、改廁類型、清掏方式、五級編碼等方式,“一鍵查詢”改廁檔案信息。經國家統計局合肥調查隊農村衛生改廁問卷調查,群眾滿意度達97.9%,廁具壞了有人修、糞污滿了有人掏、資源化處置有出處的目標基本實現。
全縣以各個鄉鎮為單元,將巡查、清掏、維修、宣傳和應急五項工作,一體化打包進行招標,確定第三方管護單位。作為探索,各鄉鎮未完全統一招標的,18個鄉鎮中,9個鄉鎮為60萬元以上,9個鄉鎮為60萬元以下。第三方管護單位中標進駐后,均在其服務區域內設立管護服務項目部,建立相應工作制度,按片區網格化配備足夠管護人員、購置維修清掏必備的服務器具,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構建廁具維修服務體系、糞污清掏及資源化利用服務體系。目前,縣級和鄉鎮改廁管理人員60人,村管理員208人,第三方管護人員150人。全縣廁具維護服務1625次,集中清掏糞污2351次,農戶自行清掏21649次;全縣建設糞污收儲處置站點39處,資源化利用示范點7處。為確保第三方管護單位的服務質量,縣級加強督查指導,各鄉鎮制定“考核辦法”“評分細則”,服務評價回訪顯示,群眾滿意度較高。“兩體系”的高效運行,有力提升了農村改廁后續管護質量和糞污資源化利用率,促進農業面源污染有效防治,得到群眾“點贊”。同時,嚴格規范使用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各鄉鎮通過招標方式,確定管護項目實施單位,明確項目業主單位及其責任,專項核算項目資金。建立使用臺賬,擬實施相關管護項目56個,已批復預算資金1674.0461萬元,其中52個項目已完成招標、正在實施,4個正在招標。 (李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