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山市農業農村局緊緊圍繞黨建治理鄉村大花園、衢州有禮“八個一”指數等要求,以打造整潔有序、美觀靚麗、生態宜居的新時代中國幸福鄉村為目標,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百日攻堅”行動,扎實推進全市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一、建章立制 強化規范引領
一是開展專項活動。印發關于《開展“煙頭不落地、家園更美麗”環境衛生評比主題活動的通知》、《關于印發江山市高水平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百日攻堅”行動方案》等文件,通過網格化管理體系,對垃圾兌換點、整治內容、評比激勵活動等作出了明確要求,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清潔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專項活動20余次,出動人員1500余人次,設立垃圾兌換點580多個。二是規范考核管理。出臺《關于印發江山市農村環境整治長效管理考核辦法的通知》(江村整建辦〔2020〕7號),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對轄區內的行政村垃圾分類和環境衛生工作進行“網格化”管理,明確督查考核、資金激勵等,努力實現農村環境整治常態化、精細化、長效化管理。三是借力村規民約。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對村民門前三包、垃圾固定投放、垃圾分類等進行了明確,進一步村民自覺性和榮譽感。
二、宣傳引導 營造濃厚氛圍
一是多種形式宣傳發動。積極利用鄉鎮干部周一夜學、周二集中辦公、村民代表會議等,多形式開展工作布置、宣傳發動。二是充分開展傳統宣傳。利用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張貼標語等進行發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萬多份,設立固定標語300多條。同時,發放致村民的一封倡議書,號召村民積極行動起來,自覺維護農村環境衛生,積極營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三是高效利用新媒體平臺。通過村民微信群、釘釘工作群、抖音小視頻等多種渠道,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累計推送微信宣傳、小視頻等20多條。
三、精準落實 狠抓保障到位
一是強化隊伍建設。進一步明確全市2100多名農村環衛人員的工作職責,做到條條道路有人掃、處處垃圾有人清,實行“戶集、村收、鎮運、市處理”的管理模式,確保垃圾日產日清。二是加大設施投入。1-6月份,全市累計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更換垃圾分類桶5000多個,設立垃圾兌換機器2臺,新購垃圾分類清運車輛10輛,增設一次性口罩回收桶700多個。三是推進項目建設。扎實推進49個省級垃圾分類試點村項目建設,新建新塘邊鎮、清湖街道等4座多功能、高顏值垃圾分類處理站點,共爭取省級資金1470萬元,占全省資金總額10%左右。經多次與省廳溝通對接,試點項目允許將新建鄉鎮垃圾中轉站納入建設范圍,為廿八都鎮、新塘邊鎮、塘源口鄉解決了600多萬元中轉站建設資金難題。
四、考核激勵 確保取得實效
一是上下聯動抓考核。在行政村進行自評打分、互查互推的基礎上,由鄉鎮對轄區各村進行考核排名,依據鄉鎮考核排名情況,市級組織人員分組到村實地開展雙月抽查,對抽查發現的問題及鄉鎮排名情況以書面形式進行反饋,并作為鄉鎮年終考核以及下一年度補助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二是團體比拼促激勵。開展主題活動團體比拼,根據19個鄉鎮(街道)的活動方案、落實情況和工作實效等開展評比,共擠出17萬元專項資金,對活動中成效突出的鄉鎮(街道)給予一定資金獎勵。三是部門聯動強機制。聯合江山農商銀行在峽口鎮等鄉鎮,開展將垃圾兌換納入農戶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對垃圾分類到位、分類正確率高的優秀農戶,予以加大信用貸款額度等優惠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