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韩国一级毛片无码视频,夜夜国产亚洲视频香蕉,亚洲综合激情七月婷婷

歡迎訪問中國沼氣網!
     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要聞

青島:深化拓展“萊西經驗”,“15條”促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1-02-02 來源 :齊魯壹點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覆蓋率達100%,建成20個“鄉村記憶”博物館,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同時大力推行“一村一警務助理”。2月2日,青島市政府宣布,以萊西經驗為樣板出臺15條措施,促進鄉村振興。

出臺4大項15條措施,促進鄉村振興

2日,《關于深化拓展“萊西經驗”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實施意見》發布。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永昌介紹,《意見》圍繞提升青島市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出了4大項15條治理措施。4大項分為:強化黨建統領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自治德治法治融合;推進服務融合;推進發展融合。

很多具體政策措施是首次推出,在全國全省具有獨創性。如:“提倡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與村‘兩委’任期一致、同步換屆”;“每年對村黨組織書記和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輪訓一遍”;健全“四社聯動”治理模式,積極向農村基層延伸;推廣“道德銀行”、信用積分等鄉村治理模式等。

《意見》提出,要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形成“鎮(街道)黨 (工)委—村黨組織—網格黨組織—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鏈條。2022年五星級村黨組織達到50%以上,全面消除二星級以下村黨組織。

加強鄉村文化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覆蓋率達到100%。建成20個“鄉村記憶”博物館。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大力開展鄉村旅游示范單位培育工作。

大力推行“一村一警務助理”,建好智慧農村警務室。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重點加強城鄉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工作。建設鄉村微型消防站。

青島鄉村治理,“萊西經驗”成樣板

張永昌介紹,近年來,青島市在鄉村治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目前全市有1個鎮、4個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 村,5個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萊西市被確定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山東青島:深化拓展“萊西經驗”構建“一統領三融合”農村基層黨建 工作體系》獲評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30個最佳案例第一名,并入選農業農村部等單位編寫的全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是山東省唯一入選的縣級案例。

對農民增收問題,集體增收這是一個老話題,也是目前鄉村振興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到去年底,全市村集體經濟收入基本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其中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村莊234個,占村莊總數的15%,還有一批村莊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勇 立潮頭、開拓創新,集體經濟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涌現出了一批農業高質高效發展、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好典型。

文明村鎮創建全覆蓋開展網格化服務管理

加強鄉村文化引領是加強鄉村治理的重要內容,青島市文明辦副主任陳學明介紹,青島現在已建成5000余處中心、所、站,下一步根據村莊布局優化調整進程,做到優化調整、規范建設,確保實現村級公共文化陣地全覆蓋。推動各類資源激活、整合、下沉、共享,推進我市5000余個文化館、圖書館分館和基層服務點 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資源融合,確保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覆蓋。會同市直有關單位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開展理論宣講、文化下鄉、法律援助 等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好“身邊人講身邊事”“百姓家庭故事匯”“莊戶學院”等特色宣講活動,幫助“老、困、病、殘、難”等幫扶活動,節日、文化串門等文化志愿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大力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預計2021年不少于4萬場次,確保實現農村文明實踐活動全覆蓋。

“為深化拓展“萊西經驗”,強化平安鄉村建設,青島市對鄉村基層開展了網格化服務管理。”在“大智移云”時代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背景下,構建現代鄉村治安防控體系意義重大。對此,青島市委政法委副局級干部俞志清認為,網格化服務管理是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提升鄉村治理精細化、精準化、智 能化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圍繞加快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標準化建設,實現“多網融合、一網治理”,青島市創新提出“組織體系、網格標準、網格力量 、平臺系統、數據資源、工作機制”六項融合,實現社區(村)基礎網格和行業部門專業網格的融合統一、社會治理條塊資源互聯共享。

(一)強化黨建統領的鄉村治理體系。主要有四條措施:一是加強基層黨組織領導鄉村治理的組織體系建設。要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形成“鎮(街道)黨 (工)委—村黨組織—網格黨組織—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鏈條。2022年五星級村黨組織達到50%以上,全面消除二星級以下村黨組織。二是加強基層黨組織的領導 力。主要是強化鎮(街道)和村兩級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鎮級是強化鎮(街道)黨(工)委作用,加強村黨組織、村黨組織帶頭人和黨員隊伍建設;村級是全 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對村級重大事項、重點工作、重要問題的研究討論決定,強力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三是加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建設。要吸引更多優秀黨員到村任職,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全面加強對村黨組織帶頭人的培訓,并積極落實好報酬待遇。四是加強村級黨員隊伍建設。解決部分村 長期不發展黨員問題。加強對黨員的管理,密切黨員與群眾的聯系,引導農民群眾自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二)推進自治德治法治融合。主要有八條措施:自治方面:一是完善村民自治組織和制度。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加強村民委員會等村民自治組織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創新協商議事形式和活動載體。二是進一步規范村級事務管理。完善“三公開”制度和方式,拓展村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平臺。加強村級 集體經濟審計監督。

德治方面:一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創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二是加強鄉村文化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覆蓋率達到100%。建成20個“鄉村記憶”博物館。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大力開展鄉村旅游示范單位培育工作。

法治方面:一是加強法治鄉村建設。構建區(市)、鎮(街道)、村三級全覆蓋鄉村法治機制,健全鄉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進區(市)、鎮(街道)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創建一批村“法德共進”示范點。2022年前,全市每個村建設1個以上具有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配備1名以上“法律明白人”。二是強化平安鄉村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實現“多網融合、一網治理”。完善掃黑除惡長效機制,嚴肅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嚴厲打擊和防范破壞 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行為。大力推行“一村一警務助理”,建好智慧農村警務室。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重點加強城鄉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工作。建設鄉村微型消防站。三是健全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健全人民調解 員隊伍,推廣“村法律顧問+專職人民調解員”工作模式。加強公、檢、法基層服務,推廣“智慧調解”系統。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四是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治力度。加強對村干部“小微權力”監督制約,在全市范圍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提級監督”試點,大力開展農村基層微腐敗整治 。

(三)推進服務融合。重點是提升鎮(街道)、村兩級的服務能力。一是提升鎮(街道)服務能力。推進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下放,根據權責清單建立放權事項清單,依法依規將鎮(街道)迫切需要且能夠有效承接的區(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全部下放或授權,將鎮(街道)建成鄉村治理中心。二是提升村級服務能力。提高村級便民服務站點和信息化水平。進一步完善對重點對象的福利制度和服務體系。大力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程,解決“誰來種地” “怎樣種地”問題。

(四)推進發展融合。重點是推進鄉村要素資源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鄉村共同富裕。發揮黨建統領作用,把黨建作為鄉村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促進要素集聚,產業振興。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建好區(市)、鎮(街道)兩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




上一篇:廣西:秸稈綜合利用的“密碼” 下一篇:江蘇南通:通州區開展節前沼氣安全生產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