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土坑兩塊轉,冬天冷颼颼,夏天蚊蟲咬……”這是千百年來北方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然而,如今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小寨鄉,隨著農村“廁所革命”工程不斷推進,以往臟亂差的旱廁徹底“變了臉”,“如廁難,難如廁”的現象一去不復返……
“過去我家的廁所在庭院外面,墻體用土石簡單壘砌起來,上廁所很不方便,特別是家里有老人,不衛生也不安全,現在鄉政府統一給改造成了高標準的清潔廁所,不僅干凈衛生,而且用著也安心,真正地讓俺們在鄉下也能過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家住在小寨鄉小寨村的村民楊彩霞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
楊大姐的“如廁幸福感”,是小寨鄉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工程以來,鄉村宜居水平和村民幸福指數提升的集中寫照。今年以來,冀州區小寨鄉以“三創四建”活動為契機,將實施農村衛生改廁民生工程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在全鄉掀起“廁所革命”的改造高潮。
為確保形成農村“廁所革命”的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小寨鄉專門成立改廁工作領導專班小組,制定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牽頭抓,支部書記具體抓”三級聯動機制,并認真制定改廁工程計劃書、時間表和任務清單,確保農村改廁這一民心工程有人問、有人抓、有人管,務求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層層推進”的強大工作合力。同時,為充分激發“廁所革命”工程的群眾參與熱情,小寨鄉將農村廁所改造和鄉風文明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的作用,利用調查問卷、發放改廁明白紙、微信工作群、干部入戶宣傳和村大喇叭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在村民中進一步普及水沖式廁所和旱廁的利弊知識,并通過打造典型示范戶、現身說法等方式,讓廣大農民切實感受到改廁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實惠,引導村民由“要我改”變為“我要改”,促進農民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
農村改廁工程質量,是決定這一工程是否真正惠及于民的關鍵環節。為此,小寨鄉進一步加強對改廁工作的動態監管和指導,專門明確了39名農村改廁專職質量監督員,對工程質量全程跟蹤,確保每個環節標準和材料質量高標準建設。同時,小寨鄉嚴格把控驗收標準,在農戶改廁竣工后,逐一進行檢查驗收,對存在質量問題的當場責令返工重建,直到達到標準,確保“改一處、成一處,用一處、滿意一處”。截至7月底,小寨鄉改造農村衛生廁所2560戶,25個村高標準完成了農村改廁工作,完成率達到75%以上,鄉村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完善,農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