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
“武漢的新學期來之不易!新學期要立新的flag!這個學期就從有機垃圾的‘重生之旅’開始。”9月8日,武漢工商學院后勤管理部副部長葉育樁告訴記者。
在武漢工商學院,利用一種專門對付廚余垃圾的“黑科技”,可以將無用的廢料轉化成再生的肥料,日均“吃進”5噸廚余垃圾,可以“吐出”500公斤肥料,處理1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
這項“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由武漢工商學院環生學院的師生科研團隊與合作企業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聯合研發,在武漢工商學院率先應用,這一技術能夠有效處理有機垃圾廢棄物、助力綠色循環經濟。
葉育樁介紹,眼下疫情尚未徹底結束,清潔衛生的綠色校園建設更是尤為重要。以前,學校食堂等校內產生的有機垃圾主要采取填埋焚燒處理,基本沒有進行其他回收利用。由于廚余垃圾含有極高的水分與有機物,很容易腐壞、產生惡臭。校內師生人數較多,每天產生的廚余垃圾也較多,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嚴重影響校園環境。
自2019年9月起,學校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著力打造“零垃圾校園”。“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由學校師生參與研發,不僅有利于培養環保領域的應用創新型人才,更是學校師生以實際行動參與綠色校園建設的最好示范。
在武漢工商學院垃圾處理現場,只見操作員按下按鈕,裝滿餐廚垃圾的專用桶緩緩上升至傳送帶邊將垃圾傾瀉而出。進入傳送帶,這些垃圾就開始了“重生之旅”。預處理系統首先會對所有垃圾進行篩分,之后固體物料進入入“好氧發酵系統”,進行好氧發酵堆肥,最終的產出物為有機肥;另一邊,好氧發酵產生的廢氣經噴淋塔生物除臭后達標排放;液體則進入“油水分離器”部分隔油后,分離的油脂可以作為生物柴油原料,污水經生物反應器處理后達標排放。
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武漢工商學院企業導師董俊是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研發負責人之一,他介紹,這套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機可以精準處理不同有機垃圾種類,例如餐廚、廚余、城市糞污、園林廢棄物、秸稈、禽畜糞便、污泥等,針對各類有機垃圾可投加有針對性的高效微生物菌種和生物酶,實現各類有機垃圾的高效降解。
“通過生物手段,可以將有機垃圾中的固體轉換為有機肥料、液體轉化為生物燃料,實現有機垃圾的再生利用。整個系統通過‘電控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數據自動傳送存儲和遠程監控,在24小時內可將餐廚垃圾減量化達到90%以上。”董俊說。
近年來,廚余垃圾的生產量快速上升。據統計,2015年我國廚余垃圾高達八千多萬噸,其中城市廚余垃圾造成量占六千多萬噸。
君集公司董事長巴能軍介紹,針對廚余垃圾這類濕垃圾處理設備效率低、能耗高的問題,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采用智慧能源控制系統輔熱,相對市場上電加熱方式,整體能耗可降低40%以上。
目前,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在武漢工商學院已穩定運行半年,處理了600噸有機垃圾,再生成60噸肥料。未來還將在湖北省多家單位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應用。據透露,潛江市已于近日與君集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將利用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對全市的餐廚垃圾進行處理和資源化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