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韩国一级毛片无码视频,夜夜国产亚洲视频香蕉,亚洲综合激情七月婷婷

歡迎訪問中國沼氣網!
     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要聞

廣西昭平:以脫貧的過往,奏小康的序章

發布時間:2020-07-24 來源 :廣西日報

昭平縣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今年511日,山城昭平退出貧困縣序列,奏響“小康之歌”序曲,邁向鄉村振興新征程。

6月30日至71日,“決戰決勝走基層 總攻之勢大采訪——千名記者一線行”采訪團走進當地,邊走邊看邊問邊聽,探尋這顆深山明珠擺脫貧困的艱難歷程和成功經驗。有多年前曾到過昭平的記者感慨:“昭平今非昔比,一切都欣欣向榮。”

“摘帽”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盛夏時節,采訪團循著茶香走進昭平縣將軍峰西坪有機茶基地。在這里,有80個務工崗位專供貧困群眾,每年務工時間長達8個月。

“在這個基地采茶,每天收入有100多元,茶葉質量好收入就更高。”貧困戶張美連說。到茶園工作后,她每月收入2000多元,加上低保,生活無虞。

一座座茶山,是昭平脫貧摘帽的綠色支柱產業之一。目前茶葉種植面積達23.6萬畝,從事茶產業相關工作人數超10萬人,產業覆蓋35個貧困村、2.5萬多名貧困人口,農民茶葉單項人均收入達2800元。

昭平是國定貧困縣、廣西深度貧困縣,有72個貧困村、6.99萬貧困人口,2015年底全縣貧困發生率為18%。交通不便、經濟總量小、基礎設施差、貧困人口多是致貧主要原因。在中航集團、廣西電網、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廣西農村投資集團、廣西文化產業集團、賀州學院等中直和區直單位,以及廣東肇慶市鼎湖區的大力扶持下,44.8萬昭平干部和群眾苦戰4年,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截至去年底,累計實現57個貧困村、1685172563人脫貧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1.41%。尚未脫貧的15個貧困村、17135398人也將在今年全部摘帽。

2019年,昭平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59元,與2014年相比增長73.75%

產業興旺“強縣富民”

昭平縣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延長扶貧特色產業鏈條,農旅融合、茶旅融合、康養產業,生態鄉村里的產業“加法”催生山村蝶變。

7月1日,采訪團在黃姚鎮北萊村看到,該村借助鄰近黃姚的優勢,引進觀光農業公司投資5000萬元,對古村落進行開發,建設休閑公園景觀,投資9000萬元建設現代農事體驗區,建立起“集體經濟+特色產業+鄉村振興”合作互利發展模式。

北萊村通過打造鄉村旅游品牌,直接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4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以每人每月2200元工資計算,共幫助貧困戶年增收100多萬元。鄉村餐飲、住宿、特產生產銷售的發展,促進了當地旅游經濟的增長,解決了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務工的問題,使得119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

7月初,粵桂扶貧協作集裝箱綠色生態養殖產業項目落戶北萊村。看到養在集中箱里的翡翠斑、桂花魚、斑點叉尾公式等等優質魚類,村民們嘖嘖稱奇。“我們希望能改變幫扶方式,實現授人以漁,為老百姓留下可持續發展、可復制、可推廣的優質產業,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縣域經濟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受鼎湖區黨委、政府委派掛任昭平縣副縣長的陸開朝說。

“產業是強縣之本、致富之源、脫貧之基,一個地方的快速發展,一定伴隨著產業的崛起。”昭平縣委書記劉飛國表示,今年昭平縣提出培育打造“3+3”重點產業集群,即大健康和文旅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特色農林產業+旅游業、茶產業、生態健康水產業,推動全縣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山青水綠”生態宜居

青石板路,明清建筑,古樹蒼蒼,姚江蜿蜒。“這里的居民真幸福啊,就住在4A級景區里。”走進黃姚古鎮,采訪團記者不禁感慨。

昭平自然資源得天獨厚,被譽為遺落在珠江上游的香格里拉:擁有最清新的空氣,森林覆蓋率高達87.6%,位居廣西第一;擁有最清澈的江河,桂江上接漓江、下匯西江,縣域江河地表水質優于國家Ⅱ類標準。獨特的自然稟賦,使其成為中國長壽之鄉,全縣百歲以上老人占比超出聯合國標準兩倍。

近年來,在推進脫貧攻堅進程中,昭平依托生態宜居的資源優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結合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鄉村風貌提升行動和“美麗昭平·幸福鄉村”活動。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深入實施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溝渠清理、農村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三行動”,提高農村垃圾、污水集中治理率。

在昭平,采訪團足跡遍布昭平鎮江口村、黃姚鎮北萊村和鳳立村等村屯,所到之處,村容村貌讓人印象深刻,道路干凈寬闊,房前屋后難見垃圾。鳳立村村干告訴記者,這是因為各村開發了清理村莊環境的扶貧公益性崗位,安排貧困戶打掃衛生。

生態美,居者有其屋。“十三五”期間,昭平建成易地移民安置小區10個,9945人全部實現搬遷入住;實施農村危房改造676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292戶)。截至2019年,農業人口住房保障率為99.99%

黨建引領“和美鄉村”

昭平通過黨建引領,打造文明鄉風,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去年3月以來,昭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后,又在全縣12個鄉鎮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160個行政村(社區)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指導成立了118支志愿服務隊。截至目前,全縣志愿者注冊人數近7.3萬人。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指導下,昭平縣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服務群眾9萬人次。

昭平縣委副書記胡德珺表示,昭平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實施“和美鄉村”專項活動,不斷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開展道德模范暨身邊好人評選活動,選樹一批先進典型人物,引導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精神。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挖掘昭平本土文化人才,加大文藝結對幫扶力度,持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昭平還在加強德治建設、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村民代表的作用,不斷完善“一約四會”(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制度,遏制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風,積極培育農村良好的民風家風鄉風。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山城昭平,正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邁上新征程。



上一篇:上半年全國一二類縣共完成農村戶廁改造約300萬戶 下一篇:安徽青陽:農村改廁完工率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