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三大利用方向
本報訊 1月9日,記者從省畜牧水產局獲悉,我省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主要分為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及基料化利用三大方向,主推堆肥還田、水肥一體化沼液利用等10種技術模式。
肥料化利用主要有5種:
堆肥還田:將畜禽糞便集中在堆肥場或貯糞池,通過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形成穩定的腐殖質,直接施入農田或農作物地。適用于適度規模養殖場或散養戶,有數量匹配的消納種植園地。
水肥一體化沼液利用:畜禽糞尿轉化為沼渣沼液,沼液通過汽車、管網輸送到周邊的果蔬林基地。
商品有機肥加工:建設有機肥生產線,收集周邊分散養殖場的畜禽固糞物,添加秸稈等輔料,生產商品有機肥。
生物墊床降解:生豬排泄物滲入事先鋪設好的生物墊床內,經微生物作用迅速降解,生豬出欄后墊料一次性清空施入田地。豬舍平時不需沖洗,減少污水產生。
人工生態濕地利用:模仿自然生態系統中的濕地,在經過糞污固液分離后的液態糞水處理床上,種植蘆葦、席草、綠狐尾藻、蓮藕等耐污性強的水生植物,祛除水體污染物。
能源化利用有3種:
沼氣入戶:糞水發酵后產生的沼氣,用管網直接輸送給養殖場和周邊居民使用。
沼氣發電:糞水發酵后產生的沼氣,通過發電機朧電。產生的電能可自用,也可上國家電網銷售。
生物天然氣:糞水發酵后產生的沼氣,經過再處理,可直接用作汽車能源燃料,也可進行壓縮灌裝或接入輸氣管網,用于工業農業或家庭日用。
基料化利用 2 種:
生物處理利用:利用畜禽糞便或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后的殘渣,養殖蚯蚓、紅蟲、蠅蛆、黑水虻等。畜禽廢棄物經養殖生物分解成有機質,蚯蚓等作為優質蛋白飼料可用于養殖家禽、特種水產等。
栽培基質利用:畜禽糞便經高溫干燥預處理后,加入含碳量較高的秸稈等,混合制作成培養基,用于栽培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