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中,廣安區逐漸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城鄉聯動、全民參與”的良好格局,有效地規范了農村垃圾處理。
近日,記者在該區大龍鄉場鎮看到,一個個嶄新的垃圾桶擺放在街道兩邊,路面干凈整潔。環衛工人告訴記者,新款垃圾桶容量更大,同時更方便保潔人員清運。據了解,為方便場鎮垃圾收集和清運,大龍鄉投資1萬元,購置了120余個新款垃圾桶。同時,該鄉還積極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垃圾收集、分類處理的行為習慣。果壩村村民李幫勤家中,常備著一個舊桶,用于收容垃圾?!凹依锴鍜叩睦占竭@個舊桶里,然后集中倒進垃圾箱,再由村到鄉層層轉移到垃圾處理站?!崩顜颓谙蛴浾呓榻B了垃圾處理流程。
而崇望鄉則采取發放明白紙、和村民簽訂清潔衛生門前“五包”責任制等方式,積極引導群眾逐步摒棄陳規陋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各村還因地制宜將衛生保潔寫入村規民約,讓村民自我約束、相互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