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控制室
主要是控制調整各個發酵區的降解環境。包括含氧量,濕度,溫度,通風流量等??刂七@些因素的主要是控制室的工作人員。他們通過電腦進行實時監控,然后根據相關數據進行不同調節控制。調節的內容主要是噴淋的噴水量,排氣孔的通風流量等。由此可知,在控制室中最重要的就是數據的分析,只有正確的數據才能保證調節的準確無誤。而這些數據除了由各個探頭探測完成外,另一部分就需要由化驗室提供了。
2 化驗室
化驗室主要就是通過人工對垃圾進行化驗,檢測垃圾的各項指標,包括含水量,有機物含量,腐熟度等。然后根據化驗結果,針對不同情況的垃圾,進行不同條件的發酵。保證所有的垃圾都能進行最有效的發酵。下面就介紹垃圾檢測的過程。
2.1 垃圾中含水量的檢測
主要是了解垃圾中的水分含量,進而能夠有效的調節垃圾發酵時的濕度。
檢測的過程:首先采集適量垃圾作為樣本,分別裝入兩個盤中,然后對兩盤垃圾樣本進行檢測前的稱重,記錄下數據后,就可以將樣本放到烘干箱中,接著,按下啟動按鈕,關上箱門進行烘干。經過105℃18個小時的烘干。最后垃圾中的水分就會被蒸干。18個小時后取出樣本進行再次稱重,對比烘干前后的數據,就可以得出垃圾中的水分含量。這種檢測要定期進行,以便及時調整發酵區的濕度,保證發酵過程中垃圾的正常含水量。
2.2 垃圾中有機物含量的檢測
接著就可以對垃圾進行垃圾中有機物含量的檢測。
通過這樣的檢測,主要是了解進入到處理中心的新鮮垃圾和成為肥料后,垃圾中的有機物含量,調整后期垃圾發酵的環境條件,而檢測最后成肥的有機物含量主要是確保肥料的質量。檢測過程主要是:先將烘干后的樣本進行研磨,研磨成細粒后。將樣本倒入到杯中。然后進行稱重,準確的稱出質量5克的樣本,放到坩堝中,最少稱出三個5克的樣本做檢測,測試結果取平均值。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檢測的準確性。接下來就可以將樣本放到電爐中進行高溫灼燒。關上電爐后,調整溫度到550℃,進行四個半小時的灼燒。灼燒結束后,再對灼燒后的垃圾樣本進行稱重。通過檢測運算后就可以了解垃圾中有機物的含量。
2.3 垃圾腐熟度的檢測
知道了垃圾中有機物含量后,在垃圾發酵的過程中,還要掌握每個環節的垃圾發酵程度,也就是垃圾的腐熟度,腐熟度的檢測也是在化驗室完成的。取需要化驗的垃圾樣本,放入保溫杯中,讓垃圾在保溫杯中自然發酵。為了觀察垃圾的溫度變化,在保溫杯中裝有溫度計。因為垃圾發酵時會產生熱量,溫度越高,說明垃圾的腐熟度越低。這樣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溫度,將腐熟度分成不同的等級,溫度在60℃以上的屬于一級,50~60℃是二級,40~50℃的是三級,30~40℃是四級,最好的級別是五級,就是20℃左右。這樣就可以根據溫度計的數值,了解垃圾的腐熟度。樣本的腐熟度也可以根據垃圾的外觀來判斷,當發現垃圾上生有白色真菌,這時垃圾溫度大概在30~40℃左右,達到四級腐熟程度,當發現在垃圾上生有蘑菇時,這時垃圾的溫度一般在20度左右,屬于五級腐熟度。這樣根據不同的腐熟度等級,就可以適當調整各階段發酵的時間,使每個階段達到設計要求的發酵程度。一般剛進入到處理中心未經處理的垃圾腐熟度是二、三級,經過發酵處理轉化成肥料后腐熟度是四級到五級。
通過化驗后,我們就可以及時的了解垃圾的各項指標。然后,這些指標數據就會被送到控制室,最后控制室就可以利用這些數據,根據一定的標準適量的調整噴水量,溫度,發酵的時間等,使所有運送到發酵中心進行發酵的垃圾都能得到最好的發酵,提高生活垃圾發酵制肥的效率。